錫巖仙洞位于南岳衡山七十二峰之一的鳳凰峰南麓榮桓鄉(xiāng)錫巖村,距羅榮桓元帥故居約4公里,素有“楚南第一景”之譽。 據(jù)《湖南省通志》載:“晉稱‘息巖’,相傳濟公和尚在此伏妖除孽,唐賜封為仙洞,明代更息為錫,自此稱錫巖仙洞,一直沿用至今。”其洞,晉永和初年(345年)始為人發(fā)現(xiàn),距今已有1600多年。
全洞只有一個裂縫狀的入口,由三組洞穴和18個“廳堂”組成,呈不對稱的樹枝狀展開,洞累計長達1870米,洞域總面積為84150平方米。洞內通道曲折幽奇,怪石叢生。入洞約300米,環(huán)顧四周, 好似“山窮水復疑無路”,而仔細探尋,上方竟有尺許小洞,其圓如鏡,只容鉆入,鉆入之后,則是“柳暗花明又一村”,入大洞天,令人咋舌,三號洞內,那只聞其聲、難見其形的地下飛泉瀑布,聲若虎嘯雷鳴,使人毛骨悚然。行至深處,深潭擋路,一座又窄又滑的天生“小橋”飛架其上,令人望而卻步。二號洞后段則是一個福地洞天。深處的“天窗”猶如一彎朗月高懸,景觀奇異,叫人更加流連忘返。錫巖仙洞的石筍、石林、石柱、石幔琳瑯滿目,千姿百態(tài),鬼斧神工,維紗維肖。“珍珠傘”勝景,美無倫比。
清光緒年間編纂的《衡山縣志》這樣描繪道:“高丈余,柄大如升,周圍出四尺余;滴乳成衣,結絡似珍珠,下小兒眉發(fā)并現(xiàn),笑晏晏依柄立,若恐游人之 此傘特為護者,亦異景也。”錫巖仙洞,不僅因風光獨特而飲譽三湘,還因其神話離奇而名揚四水。當年,炎帝在米水流域治水、采藥、教耕時,常寢食勞作于此,故洞內留有“帝寢臺”、“洗藥池”、“十八丘田”等遺址;炎帝把危害米水的褐龍帶入洞內馴化,故又有“藏龍洞”、“褐龍飲泉”等勝景。濟公和尚在此降妖除魔的傳說,更為四鄰老幼皆知。仙洞四周不遠處,有風、云、水、雷四洞,如“四大金剛”護衛(wèi)。仙洞終年涼風颼颼,云洞四時云霧騰騰,水洞成天流水淙淙,雷洞時刻雷聲隆隆。一些騷人墨客,或依其形聲命名景物,或賦詩填詞以示永志不忘,致使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,更富誘人魅力。
以上部分圖片均來自互聯(lián)網(wǎng),出處不詳,請作者與本站聯(lián)系。